首页 资讯 正文

陶风淄韵·乡村好景|这位村书记当了5年“首席证婚人”

体育正文 145 0

陶风淄韵·乡村好景|这位村书记当了5年“首席证婚人”

陶风淄韵·乡村好景|这位村书记当了5年“首席证婚人”

“锣鼓一敲震天响,满怀激情走上场,移风易俗话家常(huàjiācháng),快来看……”6月1日,淄博高新区(gāoxīnqū)四(sì)宝山(bǎoshān)街道阎高村巾帼志愿服务队正带着村里的青少年表演“移风易俗‘三句半(bàn)’”成了新风尚的“播种机”。这场接地气的乡音乡韵,让不少村民竖起大拇指:“演得实在,听得明白,记得清楚!”

婚丧嫁娶是乡村文明的(de)重要窗口。阎高村红白理事会由(yóu)党员、乡贤组成,在(zài)村“两委”领导下制定章程(zhāngchéng)、规范流程,让“一群人办一件(yījiàn)事”成为现实。自2020年起,阎高村党总支书记王强便成了村民的“首席证婚人”,这一干就是五年。就在今年6月1日当天,他在婚礼(hūnlǐ)现场为一对新人送上祝福,更向全村青年发出号召:“争当节俭办婚的践行者!”

村中老人多,温情关怀(guānhuái)亦多。 最近两年来,阎高村打造了一支由党员、网格员、群众组成(zǔchéng)的(de)党群帮扶志愿服务队,依托“一网三联”微网格,常年穿梭在老人家中。重阳节的“孝暖重阳”、端午的“温暖义拍”传递(chuándì)着温度,“健康中国母亲行动”与“防跌倒(diēdǎo)讲座”则守护着健康。更实在的是,村集体连续八年为60岁以上老人兜底购买“银龄安康(ānkāng)”意外保险。村民刘爱英去年意外摔伤,5107元赔付解了燃眉之急,老伴孙元城为此专程向(xiàng)村两委赠送锦旗致谢。

美德需要榜样引领。在阎高村,好(hǎo)媳妇刘忠梅的故事街知巷闻。“她不仅顾小家,更热心(rèxīn)帮大家!”街坊邻居这样评价。近年来,村里评选(píngxuǎn)出好婆婆、好媳妇各37名,“美在家庭”19户,优秀示范户10户。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带头签订承诺书,在婚丧嫁娶中力行“四带头”:节俭(jiéjiǎn)、革除陋习、树立新风(xīnfēng)、宣传倡导。

家风正则民风淳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(shíjiàn)站内,孔子礼仪文化(wénhuà)学校校长朱华翠老师讲授的“夫妻之道”引人入胜,像这样聚焦家风家训、生活美德的讲座每年不下5场。2020年起,阎高村还将精选(jīngxuǎn)的家风家训“晒(shài)”上墙——“长辈言传身教,子女尊老敬孝”,让好家风在街巷(jiēxiàng)间流淌。

治理创新为文明夯实地基。2021年9月,阎高村以“一网三联”为基,打造“智慧阎高”平台,推行(tuīxíng)“党员联户+积分激励”,服务精准直达每户。环境之变村民(cūnmín)感受最深:“过去垃圾靠风刮,现在垃圾有人(yǒurén)捡(jiǎn)。”常态化大扫除采用“以奖代治(jiǎngdàizhì)”,村环境整治机械费用同比直降76%,村民的荣誉感替代了治理的“生硬感”。

文明沃土亦需滋养幼苗。阎高村“四点半课堂”为(wèi)孩子们提供学业辅导与品格教育,连续五年为一年(yīnián)级新生举办“入学礼”,为本科新生发放助学金。农家书屋里(wūlǐ),“党史三分钟”小讲堂润物无声;幼儿园中,“五老”志愿者讲述的(de)红色故事点亮童心。

节日里的村庄更是生机盎然:春节“扮靓村居”、三八节趣味运动会(yùndònghuì)、七一文艺晚会……丰富的活动(huódòng)让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。

如今的(de)(de)阎高村,582个家庭在物质丰裕(2024年人均纯收入1.5万元)之上,更筑起了精神的高地(gāodì)。当治理的智慧(zhìhuì)融入日常,当榜样力量被街谈巷议,当古老家训重新点亮门楣——文明乡风便不再是自上而下的要求,而成了阎高人(yángāorén)心中自然生长、自觉守护的乡土之魂。

(大众新闻·鲁中(lǔzhōng)晨报记者张培 通讯员高晗)

陶风淄韵·乡村好景|这位村书记当了5年“首席证婚人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